 一般人大多以為只有腦部才會腦梗塞中風,殊不知腸子也會梗塞中風,造成缺血性腸壞死。缺血性腸壞死本身是指患者血管內沒有足夠量的含氧血能供給腸子,而腸壞死的範圍也是取決於沒有足夠量的含氧血所供給的部位,越早診斷,則治療效果越好。缺血性腸壞死(腸中風)常起因於腸動脈的血流供應被阻塞(血栓、血塊或腫瘤)或變少(粥狀動脈硬化、休克或脫水)或嚴重腸阻塞造成腸血流受阻。缺血性腸壞死(腸中風)的危險因子有:休克、缺血性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繞道術後、血管手術術後、深層靜脈栓塞、大腸癌、糖尿病、洗腎、鐮狀血球疾病、脫水、懷孕…等等。缺血性腸壞死(腸中風)常見的症狀有:嚴重的腹痛併有解血便、腹痛拒按、腹膜炎、腸蠕動變慢、腹脹、嘔心、想吐、發燒…等。幫忙診斷的工具有腹部X-ray、腹部電腦斷層、腹內腸道的血管攝影…等。缺血性腸壞死(腸中風)的治療方式當然就是臥床禁食休息,補充靜脈點滴水分,及適時使用一些抗生素,當然一旦患者出現腹膜炎的症狀或是腹部電腦斷層、腸的血管攝影診斷出有血栓或血塊造成腸血流的阻塞,那麼及早的緊急手術(移除血塊或血栓及切除壞死的部分腸子)才能治療病患,而且患者會因病情需要而要再次的剖腹探查手術。一旦因病情延誤,則缺血性腸壞死(腸中風)本身會導致敗血症而死亡的機會比例相當高,所以要相當謹慎小心。
案例:78歲男性因腹痛、水瀉、發燒數日併有敗血症,腹部電腦斷層出現腸壁上因缺血性腸壞死(腸中風)造成腸壁壞死而出現的多數空氣氣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