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之物理治療 |
|
單 位: |
復健科 |
發 表 人: |
戴正忠 |
發表日期: |
2009/4/1 |
|
|
|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是指肺部氣道有進行性、不可逆、退化性之狹窄或阻塞,並常伴隨有氣道的水腫、發炎反應及管壁薄弱或肺泡構造的破壞,而導致纖毛黏液運送能力的降低,用力呼氣時小氣道的塌陷,臨床簡寫為COPD。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包含慢性支氣管炎與肺氣腫兩類,茲說明如下: 一、慢性支氣管炎 1.病因:長期氣管、支氣管受刺激或經常性的支氣管感染‚而造成至少兩年連續三個月有痰的咳嗽。 2.臨床表徵: •有黏度高且化膿性的痰液 •患者體型通常為粗短 •呼吸困難、血氧不足,造成肺心症 •易有二度感染‚而加重症狀 二、肺氣腫 1.病因:可能為遺傳性因素或年老性或與慢性支氣管炎有關。 2.臨床表徵: •呼吸困難 •有桶狀胸之畸形 •患者體型通常為瘦長 關於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之物理治療,其評估項目有呼吸困難與病人運動能力之評估。 一、呼吸困難的評估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 1.基本呼吸困難指數: •功能上的表現:功能是指職業工作及一般活動,給分為5個等級 0─因呼吸困難而必須放棄工作及一般活動 1─嚴重的呼吸困難 2─中等程度的呼吸困難 3─輕微的呼吸困難 4─沒有呼吸困難 2.基本呼吸困難指數: •工作費力的大小:給分為5個等級 0─休息時就感覺呼吸困難 1─輕微的活動就感覺呼吸困難 2─中等程度的活動會喘 3─中上程度的活動會喘 4─只有在特別費力的活動才會喘 3.基本呼吸困難指數: •主觀用力的大小:給分為5個等級 0─休息時就感覺呼吸困難 1─需經常停下來休息,完成工作的時間較常人多一半到一倍 2─偶爾需停下來休息 3─大多數的活動都不需中斷 4─只有在很出力的情況下才會呼吸困難 4.改良式呼吸困難指數:十分簡易好用 •主觀用力的大小:給分為5個等級 0─除非很用力的運動才會喘 1─在快步行走或上坡時才會喘 2─平地行走較正常緩慢 3─約100碼(90公尺)的平地行走就得停下來休息 4─喘到不能離開家 5.伯格修正之呼吸困難指數:由病人選擇最能代表其情況的指數 二.病人運動能力的評估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 1.一定時間內行走距離的測驗: 時間可訂為12分鐘或6分鐘或3分鐘),此為測試病人的運動耐力。 2.爬樓梯測驗: 爬3分鐘或4層樓梯,這種方式可最快也最容易測出病人是否有血氧飽和及換氣不足的問題。 3.定量的低限運動測驗: 選用50瓦特運動量的腳踏車測驗,這種方式可測出病人心肺功能的表現及該運動量之日常生活活動的耐受力。 4.症狀限制之極限運動測試: 常用逐步增加運動量的方式測出病人的最大運動量,這種方式可測出病人最大攝氧量及無氧閾。 而關於COPD之物理治療計畫,常用治療茲說明如下: 一、呼吸再訓練: 1.圓唇吐氣 2.橫膈擺於較有效力的位置:於坐立或行走時從直立姿勢前傾20~45度 3.橫膈膜腹式呼吸 4.深緩的呼吸方式 二、維持氣道衛生之技術: 1.體位引流 2.扣擊 3.咳嗽技巧 三、呼吸肌的訓練 四、有氧運動: 1.運動方式可為走路、步行機上行走或其固定式之腳踏車 2.運動頻率至少每週三次,每次至少15~20分鐘 3.運動強度
|
|
|
|
|
最後修改時間:2013/2/19 上午 10:2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