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體受到細菌感染的時候,通常醫師會開抗生素來治療,大多數的細菌都可以被抗生素殺死或抑制繼續繁衍生長。但是,如果不正當使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就容易讓細菌的結構或基因產生改變,進而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導致一般常用的抗生素不再有效,且細菌的抗藥性基因也可能在不同細菌中互相傳遞,演變成更加可怕的多重抗藥性細菌。
何謂「超級細菌」?也就是擁有「多重抗藥性」的細菌,通常是指對三種或三種以上的抗生素有抗藥性的細菌,也意味著很多抗生素對這些多重抗性的細菌都不再有效果。當身體免疫力不佳的時候,超級細菌將可能透過肺部感染肺炎,泌尿道感染,或傷口感染…等進入人體血液中,若感染症無法受到抗生素有效的控制,甚至可能引發全身性嚴重的敗血症而威脅生命。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每年11月舉行世界抗生素週,倡導應正視抗生素抗藥性之危機,並且要避免抗生素抗藥性的繼續發生和擴大。2019世界抗生素週宣導的重點如下:
您可以透過下列方式降低感染與傳播抗藥性的風險:
- 勤洗手:
日常生活中可落實「洗手5時機」:(1)吃東西前、(2)照顧小孩前、(3)上完廁所後、(4)擤鼻涕後、(5)看(探)病前後。適當的手部衛生,可以預防感染,也可以減緩抗生素抗藥性的傳播。
- 衛生的準備食物。
- 生病時戴口罩,減少與他人接觸:
戴上口罩可減少飛沫散佈,可以避免把病毒或細菌傳染給別人,不但保護別人健康,同時也可以避免自己再次被病毒細菌感染。
- 安全性行為。
- 定期接種疫苗。
您可以藉由下列方式減緩抗生素抗藥性的傳播:
- 不與他人分享抗生素:
不要與別人分享或使用以前剩下的抗生素,因為不同人(每次)的病情都不一樣,可能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或使用到不適合、沒有效的抗生素,而且劑量可能也不足夠整個療程,若自行濫用抗生素也容易讓細菌產生抗藥性。
- 遵從醫療專業人員指示服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都必須經由醫師處方,並且遵照醫師或藥師指示將抗生素整個療程吃完,不可因為症狀有些微好轉就自行停藥或減低劑量,抗生素的濃度若不足夠,反而容易讓細菌產生抗藥性。
「預防超級細菌,人人有責」,除了平時要注意個人的清潔,充足睡眠、健康飲食提升自己的免疫力,避免被「超級細菌」感染之外,我們要有正確使用抗生素的觀念,以防止培養出具有多重抗藥性的「超級細菌」。若用藥有任何問題應該與醫師或藥師討論,避免因自行服藥錯誤,不但延誤病情甚至成為製造「超級細菌」的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