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長者一旦發生骨折,因為骨折部位無法受力,影響活動容易造成長期臥床,使感染機率提高,若未及時妥善處理,日後可能影響生活。
俗語說「傷筋動骨一百天」,骨折經由西醫骨科手術處理後,除了進行西醫復健外,藉由配合中醫治療,能夠加強骨折處的強度、增強骨質的硬度、以及周遭韌帶的強韌度。中醫治療骨折包含幾個原則,如藥物治療,以及針灸、傷科的復健鍛練,和中藥膏布外敷方式等。
具體而言,中醫骨傷內服藥分3期,第1期為骨折後1~2週內的「血腫期」,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法為主。第2期「骨痂形成期」為3週以後,骨折尚未癒合,宜調和氣血、接骨續筋、舒筋通絡。第3期「塑形期」為8週左右以後,斷裂的骨頭與新生骨組織逐漸連接在一起,但仍未堅固,宜補氣血、益肝腎。此時應配合針灸治療,可循經絡遠端取穴,如:絕骨、陽陵泉、足三里、合谷等穴位,以消除腫脹、行氣止痛、促進骨折癒合、加快筋骨的修復。而將中藥製作成的膏布貼於患處,藥效會經皮膚吸收,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接骨續筋、與舒筋補骨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