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鄭姓男大生1年多前車禍致右大腿和骨盆連接處的右髖臼粉碎性骨折,外院手術後長達6個月時間臥床,髖臼遲遲無法復原,右膝蓋以下就像24小時通電般持續麻痛,合併腳板垂足「腳不舉」。
收治男大生的骨科醫師、手外科暨顯微重建科主任楊鎮源指出,髖臼形狀如碗,主要覆蓋圓球型的股骨前端穩定髖關節,方能跑跳行走。由於髖臼在身體深處且緊鄰內臟、神經,不易修復,且術後出現創傷性關節炎及坐骨神經損傷的風險相對高。
骨科部長李芳材檢查,發現病人髖關節已經嚴重損壞位移失去功能,而且長期錯位、加速軟骨磨損造成關節疼痛與長短腳,同時也壓迫坐骨神經,造成右腳麻痛難耐,以及右腳板垂足,無法舉步行走。
為讓男大生恢復走路重拾生活品質,李芳材、楊鎮源協同關節重建科主任蕭敬樺共同擬定手術計畫。蕭敬樺醫師首先為病人置換人工髖關節,透過骨骼銀行異體骨移植填補破洞後,再置換人工髖關節到正確位置,讓髖關節恢復功能同時也一併改善長短腳。
第2階段由楊鎮源醫師施以神經鬆解手術,最後再進行肌腱轉移手術,將脛後肌肌腱繞道固定至足背骨頭,加強腳掌背屈的力量,改善垂足。階段性的關節重建、神經鬆解、肌腱轉移手術,有效地改善了病人的麻痛感。
鄭男說,手術後1個月自己就能夠起身行走,重返校園完成學業,現在甫踏入職場,家人也放下心中大石,恢復狀況也越來越好,可以短暫小跑步,心情也放鬆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