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屁股皮膚紋路不對稱幼兒長短腳家長別大意忽略! |
醫師指出:「先天性髖關節脫臼」黃金治療時期為一歲以前 |
單位/發表人 : |
骨科 王?輝 |
發表日期: |
2002/6/24 |
|
|
記得多年前王祖賢與周潤發主演的「長短腳之戀」嗎?電影中王祖賢所飾演的女主角因為從小就長短腳,不僅讓她養成內向、自卑的個性,還因此造成人際關係的阻礙。其實長短腳是「先天性髖關節脫臼」的現象之一,若在一歲以前發現有長短腳的現象而加以治療,多半都能有良好的復原狀況。
光田大甲分院院長同時也是小兒骨科醫師王迺輝表示,「先天性髖關節脫臼」由於不痛不癢又沒有症狀,很容易就被家長忽略,一直等到幼兒出現長短腳、走路一跛一跛時,才會意識到其嚴重性而緊急就醫,臨床上就常見許多家長帶著已經開始學走路的幼童前來看診,但多半此時隨著幼兒年紀的增長,不僅治療上日趨複雜,復原狀況也會因為年紀而有所差異。
王院長指出,「先天性髖關節脫臼」在每千名新生兒中就有一個,國內態半在幼兒學走路時因步態異常、走路一跛一跛才被發現,若一直置之不理,在成年後容易演變成關節炎,造成股骨萎縮、骨盤傾斜等症狀,甚至需要考慮做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影響日後的生活品質甚深。
其實「先天性髖關節脫臼」若在幼兒出生後六個月內就被發現,大部份只需做吊帶治療,就有85%的治癒率;若在六個月到一歲半之間,則仍可嘗試徒手復位再輔以石膏治療的方式,也能達到不錯的效果;若超過一歲半以上,由於骨頭開始變型,就需要採用手術治療了。
值得一提的是,先天性髖關節脫臼也有其高危險群,若寶寶在母體內胎位不正、臀位產,羊水少或是第一胎因為空間小,使得胎兒的髖部不易活動,都是比較容易在出生後有先天性髖關節脫臼的症狀,特別是在女性荷爾蒙的影響下,女寶寶和男寶寶發生的比率更高達7:1。
因此王院長強調,先天性髖關節脫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最佳,可達到完全復原的狀態。所以家長可透過下列幾點注意家中新生兒是否有先天性髖關節脫臼的症狀:1.兩邊大腿、屁股皮膚紋路不對稱2.兩隻腳長短不一3.換尿布時某側大腿有張不開的狀況,如有上述情形,最好找專業的小兒骨科醫師做確認,才不致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
|
|
|
最後修改時間:2006/5/10 上午 09:31:0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