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民眾身體健康的醫師,你累了嗎?你健康快樂嗎?11月12日是醫師節,台灣環台醫療策略聯盟針對從北至南的13家盟院的醫師,進行一份健康與壓力指數調查,在600份有效問卷中發現,只有2成醫師覺得自己健康狀況良好,與3成醫師肯定自己是快樂的,但確有8成以上的醫師壓力指數竟高達8以上,這顯示每天站在第一線捍衛民眾健康的守護者~「醫師」,其身心壓力並不下於一般民眾。
台灣環台醫療策略聯盟,在11/12醫師節前夕,邀集全台13家盟院:沙鹿光田綜合醫院、雲林慈愛綜合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暑立台南醫院、高雄阮綜合醫院、高雄國軍左營醫院、屏東東港安泰醫院、台東馬偕醫院、花蓮門諾醫院、基隆長庚醫院、桃園壢新醫院、新竹馬偕醫院、苗栗大千綜合醫院,共600位醫師的有效問卷調查資料,希望透過這樣的問卷調查可以讓民眾們了解醫師的健康與工作分析,幫助民眾與醫師們更多機會的相互了解與重視,使健康守護者的健康也可以被守護。
根據問卷結果顯示,只有2成醫師覺得自己健康狀況良好,5成醫師覺得自己身體健康普通,其中雖有高達8成的醫師有做定期健康檢查,但這都是醫院有安排才做,若醫院沒有安排的話,做檢查的機率會下降,這也顯示醫師和一般民眾一樣都是被動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而這一年多來,國內醫界發生肝膽科專門醫師死於肝癌,而精神科醫師竟也以自殺結束生命,讓坊間「醫師專門於哪科往往就會死於那科」的傳言盛囂塵上,本院身心科溫偉鈞醫師表示:「這樣的說法並沒有科學統計的依據,不過醫師由於自己有醫學方面的專長,因此對於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有多一分的把握,所以面對自己身體狀況微恙時,往往會先自行研判,不會像一般民眾急於就醫治療,但卻也因此容易忽略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但是醫師工作的環境卻比一般人更容易接近細菌或疾病源,所以建議醫師除了關心病人身體狀況外,也該關心自己定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來掌握自身的健康狀況。」
此外在全台近千份的問卷調查報告中也意外發現,醫師肯定自己是快樂竟只有3成,相對的卻有5成以上的醫師常感到挫折、沮喪、憂鬱、容易憤怒生氣,甚至還有高達8成以上的醫師壓力指數都在8以上(1代表無壓力,10代表壓力最大),而主要壓力源則來自工作和家庭。從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出醫師的壓力指數真的非常高,壓力導致的後遺症,例如影響健康、精神不集中、疲累、焦慮…等問題也是容易發生在醫師身上,除此,結合去年的問卷資料顯示,醫師最常有罹患的疾病前五名是背部疼痛、高血脂、痛風、腰酸痛與高血壓,其中有6成以上醫師認定是工作造成的,所以工時超長、生活緊繃、壓力過大已經是普遍現象,若醫師仍忽略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然後又身處於細菌叢生的工作環境,是非常容易受到疾病的入侵。本院身心科溫偉鈞醫師表示:「擁有專業醫學背景的醫師往往被認為是權威的象徵,也因此易自覺高人一等,所以一但遇到挫折、壓力或情緒不穩時也比較不容易向他人示弱,而往往無法適時紓解壓力或尋求他人協助,因此家人主動的關心與傾聽就顯得格外重要。我們建議醫師除了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外,也應注意情緒的紓解,甚至也應該為自己找一位專業的情緒導師來適時輔導身心。其實不論是醫師或一般民眾,在高壓力的情緒下,往往會出現依賴物質紓壓,如抽煙、咖啡、購物等;或者是出現衝動的行為,如飆車或對他人情緒暴躁等,尤其當民眾發現身心出現焦慮、心悸、恐慌、冒冷汗、異常掉頭髮…等現象時,就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心理壓力負荷過大的情形,此時除了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外,也建議在高壓力工作環境的醫師或民眾,平常也可以藉由運動、培養其他興趣轉移注意力或者是在其他方面尋求成就感來解壓,畢竟有愉快的心情,才有健康的身心;有健康的身心,才有幸福的人生。」 環台醫療策略聯盟現任會長-本院王乃弘院長也表示:「隨著民眾自我健康意識抬頭,醫病關係已由傳統的威權時代轉為現今的共同參與模式,所有的專業人員均應摒棄過去「醫療專業霸權」的思考,由病患的角度出發,並帶領著病患成為自身健康的「督促者」,而非被動的「求助者」。不過,健康,是一切的基礎因此,藉由這近千份的問卷調查(北中南東的範圍),期盼可以提醒我們的醫師們一定要格外重視健康、改善生活品質、多多從事工作以外的運動,是可以非常有效的提昇健康指數,畢竟醫師有健康,全民健康才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