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表示,每個人要邁入人生另一個階段,或面對環境改變、未來的不確定以及各方面的壓力時,難免會出現程度不等的身心症狀,例如腹瀉、便秘、情緒低落或焦慮、頭痛等各種不適,最常見的症狀就屬失眠,例如入睡困難、多夢淺眠、早醒而導致白天精神不佳的情形。大部分的人在短期之內都能漸漸調適過來,症狀也會自行消失。少部分民眾症狀卻持續2周以上遲遲無法改善,就可能屬於「環境適應障礙」的一群。
楊淑如醫師指出,避免「環境適應障礙」發生的最好方式,除了積極處理目前面臨之壓力,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運動習慣也可以幫助自己減緩焦慮。運動的方式不用太劇烈,只是每天抱著輕鬆的心情散步一段路程,或走操場幾圈,都能夠達到降低焦慮的效果。另外,面臨考試、求職面試等關鍵場合容易因緊張而失利的新鮮人,可透過腹式呼吸以及肌肉放鬆等簡單的自我訓練,讓緊繃的情緒、急促的呼吸和全身緊繃的肌肉獲得釋放,讓自己在關鍵時刻展現最佳的表現。醫師也提醒,如果民眾發現自己有上述的不適症狀,且持續2周未改善的話,建議可求助專業的身心科醫師,由醫師給予諮詢和協助,進一步建立健康的舒壓方式和面對壓力的正面態度,來改善相關症狀。 |